跳转至

辅修

辅修

简介

辅修是指学生在修读并完成主修专业的同时,按照学校指定的辅修要求完成其他专业(项目)相应课程修读和相关教学环节,获得相应证书或学位的学习方式。

辅修的一般开设形式:

  • 微辅修:一般是10-15个学分,内容为专业的几门最核心的课,授予微辅修证书,仅学校认证,无学信网认证。
  • 辅修专业(或辅修项目):一般是25-30个学分,内容为专业的大部分核心课程,授予辅修专业证书,仅学校认证,无学信网认证。
  • 辅修学位:一般是50-70个学分,内容为专业的必修课,选修课,实践课以及毕业论文(设计),辅修学位在主修学士学位证书中予以注明,不单独发放辅修学位证书,学信网会予以认证。

具体的辅修要求可以在各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查询。申请辅修后,选课学分上限会上调至 40 学分,低定学分会上调至 27.5 学分。

时间安排

每年春夏学期开学初的时候,教务处会发布相关的辅修通知。

以 2025 年辅修通知为例,下面是辅修的相关时间安排

alt text

一般分为以下流程:

  • 第一轮申请 学生在本科教学管理信息服务平台上进行申请,仅能选择一个志愿,需选择XX年级XX专业XX形式,如报名“2024级金融学的微辅修”。

    已申请辅修的同学可选变更辅修(只能调整修读类型或放弃修读,不可更改辅修专业)

  • 第一轮筛选 院系对报名学生进行资格审核与考察筛选,筛选和录取方式由院系自行决定。
  • 第二轮申请及筛选 第1轮录取结束后,根据剩余容量,学生进行第2轮报名,院系再次筛选和录取。

申请渠道

辅修申请在本科教学管理信息服务平台中申请,具体路径为:辅修管理-学生辅修申请;如需修改或放弃申请,则路径为: 辅修管理-学生辅修变更申请。

alt text

  • 在辅修报名时,该界面会显示所有开放辅修的专业及等级信息
  • 该界面同时会即时显示各年级各专业报名情况
  • 报名辅修时需查阅辅修专业的“说明”文件,部分专业的文件中包含其对申请辅修的要求
  • 每个学生每学年仅能申请成功一个专业或项目

可参考@goukameima的经验贴: 新生向教程:本科教务网使用指南辅修管理部分补充

竺可桢学院辅修班

竺可桢学院开设3个辅修班级,分别为: - 工程教育高级班(ACEE,简称工高班):面向理工科学生,着重培养工程应用和设计能力 - 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(ITP):着重创新创业管理教育,培养未来企业家 - 公共管理强化班(UPA):着重公共精神教育,培养公共管理人才

以上三个班级都有自己的报名方式和遴选时间,和一般的辅修具有较大差别。详情可关注相应班级公众号:浙大工高班ACEE、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ITP、公共管理强化班UPA。

微专业

2025 年学校第一次开设微专业的报名,具体安排可见:关于浙江大学2025年新设微专业报名的通知

从要求来看,微专业对标的是微辅修,微专业课程主要以单独开班形式开展教学,完成微专业课程修读课获得相应的微专业证书,微专业学分可同时计入主修专业个性课程学分。

其申请方式和辅修相同,同样在本科教学管理信息服务平台的学生辅修申请中申请,每名学生最多可申请2个微专业。报名条件以各微专业要求为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