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确认
对于新生而言,除军训外,最关注的事情莫过于“专业确认”。
-
求是学院各学园专业确认时间为大一冬学期(12月份),仅允许在大类内选择专业。
本章节介绍的主修专业确认政策主要面向求是学院的同学,竺可桢学院的主修专业确认政策详见竺院专栏。 截止成稿时,本科生院尚未发布2025级主修专业确认的工作通知,新生指引只做基本介绍,仅供参考,具体时间安排等请以本科生院官网发布为准。
-
竺可桢学院部分需要确认专业的平台,确认时间为大一春夏学期。
- 少数已确认专业或大类内仅含一个专业的学生,无需参加主修专业确认。
- 在专业确认后直至大三前,除约定专业外,还有申请跨院系转专业的机会,大三及以后有院内转专业的机会。
求是学院大类内专业确认
主修专业确认具体政策文件如下(需用内网访问): 浙江大学本科生主修专业确认及转专业管理办法
时间
主修专业确认时间为冬学期第2到4周,具体时间安排待定。以下提供大致时间线参考,按往年经验估计,最终请以本科生院发布的为准:
- 冬学期第2周:学生在本科教学管理信息服务平台中填报专业志愿;
- 冬学期第3-4周:各学院依据专业志愿填报情况,结合本院政策,开展面试工作,确定学生名单;
- 冬学期第4周:专业确认名单上报。
流程:志愿填报-按顺序志愿考核-录取
志愿排序
学生在本科教学管理信息服务平台上将自己所在大类内的专业,按照个人意愿,从高至低排序,形成第1志愿、第2志愿……第N志愿(每一专业均要选择)。平台会实时显示该专业接收数和目前将其放在第1、2……N志愿的学生人数。
第一志愿检索、考核
所有专业开始同步检索志愿填报情况,对于专业A,可能存在以下两种情况:
- A专业第一志愿人数少于接收数,所有人直接被A专业接收,剩余名额留待第2志愿检索;
- A专业第一志愿人数多于接收数,该专业组织考核(考核形式见后文),考核通过者被A接收,不通过者等待第二志愿检索
第一志愿结果出炉
第一志愿考核完成后,部分学生已被专业接收(直接接收或考核后接收),部分学生未接收;部分专业已满人(第1志愿即满),部分未满。
后续志愿检索、考核
第1志愿结果出炉后,所有未定专业的学生进行第2志愿检索和考核,流程与第1志愿完全相同,以此类推,直至第N志愿。
最后,所有志愿接收完毕,学生确认专业
本大类所有专业的接收人数一定是和大类人数匹配的,因此不必担心没有专业接收自己。但顺序志愿的录取模式导致通常仅有少数志愿有效,且可能出现以下情况:由于学生第1、2志愿填报专业均较热门,且第1志愿考核未通过,检索第2志愿时,第2志愿专业已满,导致只能再往后排志愿,十分被动。因此请结合专业热门程度和个人意向,谨慎选择填报的专业和志愿顺序。
考核方式
专业确认时基本的考核方式为高考成绩折算和专业面试,部分专业有笔试。
根据2024年专业确认政策,数学科学学院设置笔试考核,计算机学院设置上机考试,其余学院均只有面试考核。具体考核政策每年基本保持稳定,略有微调,请在专业确认开始前关注目标学院官网发布的专业分流考核政策.
本科生院官网也会发布专业分流考核政策的汇总。23年、24年的汇总如下(25年的汇总截止目前还未发布,请关注后续教务网、本科生院及相关院系的通知)
高考折算成绩
特殊政策
部分学院对于高考高分考生有特殊政策:若第一志愿填报该专业(必须),将所有一志愿考生高考折算成绩排序,若排名在本专业容量前部的(一般为60%~80%),可直接接收或单独面谈后接收,无需经过面试考核。其余学生经正常考核后接收。
笔试考核
根据2024年专业确认政策,数学科学学院设置笔试考核,计算机学院设置机考,详见2024级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主修专业确认机考考试说明,其他需要考核的学院在2024年均为面试。
面试考核
面试安排详见届时各学院通知。面试形式为多对多,考核重点不在于具体的专业知识,而在于个人对专业的认识、个人学科思维、综合素质、未来规划等。
综合评分
高考折算成绩、笔试成绩、面试成绩按照一定比例,折算出最后的综合成绩,依照综合成绩择优接收。其中无笔试的学院,高考成绩与面试成绩比例一般为5:5、6:4或7:3。
接收
所有专业完成考核确认名单后,所有学生正式确认专业。此后再进行的专业调整均为“转专业”。 每一专业都会留出容量给各学期转专业的学生,一般不超过专业基础容量(主修专业确认时容量)的20%。
往年填报情况
以下信息为CC98论坛网友自行收集,仅供参考